包产到户才只一年,农民们不仅吃饱了肚子,还有余粮卖钱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吃饱了肚子,自然就有了其他的需求。

    男人们想买一包“大前门”,尝尝领导们抽的纸烟到底是个啥滋味。

    女人们当然是想买一顶新方巾,扯二尺红头绳……

    孩子们最关心的,却是交流会上有什么好吃的!

    母亲让东子牵出了温顺的小黑,架上了水鞍和傭子,套好了驴车。

    母子三人,就赶着驴车去镇上转交流会。

    平常每逢初一十五,镇上也会有集。

    集上也有一些卖各种东西的人。

    不过,初一十五的集,比起交流会来,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。

    交流会上,不仅有四乡八镇卖东西的农民,还有县里供销社组织的摊位,卖的都是城里才有的东西……

    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。

    最最关键的是,交流会上,还请了县剧团的人,来唱秦腔呢!

    沙城旧名“镇番”,顾名思义,就是威震番邦的意思。

    所以,沙城人的先祖,多是明清之际戍边的将士。

    这些将士大多来自山西陕西,所以,沙城人的文化饮食风俗,就和山西陕西略同。

    尤其是住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人,他们喜欢吃醋,吃裤带面,听秦腔……

    每家每户夏秋之际,都要“办醋”。

    也就是自己酿醋。

    谁家的婆姨醋香,在队里的地位就高,其他女人,就去她家讨“醋头子”……

    每逢腊月初八,沙城人不吃什么腊八粥,他们要吃“腊八宽面”。

    这种宽面和陕西人的裤带面差不多,拌了油泼辣子和蒜,大人娃娃都咥好几碗!